周冬雨
的新片又没火起来,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五部作品票房遇冷了。
导演可能觉得《平原上的火焰》票房不佳是因为和《哪吒》撞档期了。
说句实在话,她那种疼痛文学加犯罪题材的组合,观众真的有点审美疲劳了!
坐国际航班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她和
范伟
主演的《朝云暮雨》。
好几次我都点开想看看,但每次坚持不到10分钟就关掉了。
她好像特别钟情于演那种
杀人犯
角色,非得把人性扭曲到极致,演得青筋暴起才觉得是演技好。
《朝云暮雨》讲的是个坐了27年牢刚放出来的老男人,急着找老婆生孩子,结果娶了个刚出狱的诈骗犯
周冬雨
。
接这种扭曲人性的问题少女加犯罪题材,她当时的想法八成是——这角色肯定能拿奖。
但她好像完全没注意到观众的反馈:都2025年了,怎么还在演这种变态少女?
这次《平原上的火焰》,一看又是出租车命案,又是叛逆少女,又是家庭不幸。快进到高潮部分,还是老一套的青梅竹马互扇耳光,三十岁演少女瞪着眼睛嘶吼,跟十年前的疼痛文学一个样。
周冬雨的灵气好像被困住了,困在了三金
影后
的光环里,陷在疼痛美学的套路中出不来。
这是演技的问题吗?
我觉得不是。
有段时间,夸周冬雨演技好几乎成了行业共识。
但她自己心里应该明白,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特定类型片的红利。
走惯了捷径,就会一直想走捷径。
现在不演变态、不犯罪、不残酷、不少女,她好像就不会演戏了。
《燃冬》里喂冰块,《鹦鹉杀》里搞诈骗,《平原》里打架斗殴,《朝云》演杀人犯加暴力少女
她演了太多同质化的角色:
带着破碎感、倔强、家庭创伤、残酷青春
这些角色选择,简直就是在脸上写着:我要拿奖
我猜,周冬雨对赚钱可能没那么大兴趣
她更在乎的是声誉、演技和在圈内的地位。
她演戏像是在证明自己,就像当年她横空出世,给沉闷的内娱带来一股清流。
但时代不同了。
周冬雨的那套成功公式已经不管用了。
少女 犯罪 周冬雨=观众不买账
这种猎奇题材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现在就算是
徐峥
拍个外卖员的励志故事,都比周冬雨动不动就杀人乱伦的剧情更治愈。
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大家花钱如流水,追求即时享乐。
但现在呢,
我们普通人每天光是应付生活就够累了,
天塌下来都没时间难过,还得继续咬牙坚持。
现实世界比电影还魔幻残酷,
谁还有闲心看那些无病呻吟的疼痛文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