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也是普通人。这简单的五个字,恰恰展现了国产医疗剧中医生形象的转变。本质上,这也是医疗剧创作从"行业宣传片"向"社会真实写照"的转型过程。
记者|阙政
最近,芒果TV热播剧《仁心俱乐部》再次提升了国产医疗剧的水准,开播仅5天就登上猫眼剧集热播榜榜首,吸引了超过1亿观众追剧。剧中五位来自不同科室的医生,既是同事又是"马拉松俱乐部"的跑友,医疗案例让人揪心,生活趣事又让人忍俊不禁...仿佛是一部中国版的《机智医生生活》。
1
深入一线的真实取材
医疗剧《仁心俱乐部》连续15天稳居湖南卫视收视冠军
《仁心俱乐部》的成功,离不开编剧翁海鑫和王欢夫妇多年的医疗剧创作经验。从早年的《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开始,他们就与医疗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多年来,他们采访过的医生和患者超过百位。
他们见过凌晨3点的急诊室,见过"与死神赛跑"的抢救现场,见过手术后累倒在地的医生,听过患儿离世后医生的痛哭;也遇到过为了给孩子捐肝,三周内靠吃水煮菜和爬楼梯消除脂肪肝的父亲;遇到过独自来医院做手术的重症患者...
医院就像个神奇的盲盒,每天都有意外,也有奇迹。
编剧翁海鑫、王欢夫妇专注医疗剧创作多年
在筹备《仁心俱乐部》时,翁海鑫和王欢在上海多家三甲医院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实地调研——凌晨的交接班、医生用方言与农村患者家属沟通、休息室里的育儿杂志、护士站的泡面香气...他们记录下300多个真实医疗场景,涵盖手术规范、急诊流程、医生生活细节等。为确保专业性,他们还组建了跨科室医学顾问团队。
王欢甚至进入手术室观摩手术全过程,这让她印象深刻:"一台手术往往要七八个小时,我们光是站着都受不了,医生却要全神贯注地操作...我看到医生们轮流上阵,每个步骤都由最专业的医生完成,这种团队协作令人感动。"
这些观察都被如实写进了剧中。"所有病例都源自真实案例。"翁海鑫说,"比如高南星的'体外心脏'罕见病例,小女孩筱筱的脑瘤,还有开场的'瓶口卡住重要部位'都是真实发生的。医院本身就是充满戏剧性的地方。"
剧中塑造了五位医生形象:神经外科刘梓懿(辛芷蕾饰)、心外科秦文彬(白客饰)、急诊科顾诗宜(姚安娜饰)、ICU医生蒋毓(师铭泽饰)、普外科王高升(张子贤饰)。通过这些角色,展现了医院的全貌:不仅有刘梓懿、秦文彬这样的顶尖专家;也有"小镇做题家"出身的王高升;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蒋毓;下班后去酒吧放松的顾诗宜。
"很多人问为什么蒋毓这么年轻却很沉稳?因为ICU就是这样,要么安静得能听见仪器声,要么嘈杂得各种警报齐鸣——医生必须时刻保持冷静。"王欢说,"ICU就像生与死的中转站。"
五位医生同属"马拉松俱乐部",这个设定来自翁海鑫的真实经历:他曾听一位医生说要去跑马拉松。"我用马拉松来比喻医生的生活——既是体力的考验,也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2
打破"苦情套路"
关注社会议题
辛芷蕾饰演神经外科医生刘梓懿。
不同于以往医疗剧的沉重基调,《仁心俱乐部》加入了轻松幽默的元素。看到刘梓懿和秦文彬为停车位斗智斗勇,王高升安慰离婚的秦文彬"伤心又不能报销",观众都会会心一笑——原来白大褂下藏着有趣的灵魂。
这部剧能引发热议,还因为它触及了多个社会话题:王高升的"千年主治"困境反映了中年人职场危机;顾诗宜用"女海王"人设掩饰急诊工作的压力;蒋毓的"抠门"背后是富二代的自立故事...
王欢说:"医疗剧是社会的放大镜。我们坚持'三不原则':不回避、不美化、不简化。每集一个主题,通过五位医生的故事来呈现。"
在选择病例时,他们注重社会意义:"比如酗酒赌博的父亲患病后反咬医护人员,展现了医患矛盾;医生劝说女儿签字却遭遇'农夫与蛇'的困境,反映了医疗决策中的道德风险。"
虽然有些医疗剧追求猎奇,但翁海鑫夫妇坚持病例要能折射医学、社会和人性。"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已经很高了。"王欢说。他们正在创作一部关于器官移植的剧集,我国在某些领域已是世界领先。
"有人质疑中国没有神经外科女医生,或者不相信我们做过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王欢笑着说,"实际上我们不仅有优秀的女医生,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十几年都活得很好。很多人对医疗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
她看到现在有很多外国医生来中国学习。"20年前是我们去国外学习,现在反过来了。我们的医学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3
脱下白大褂的普通人
国产医疗剧中的医生形象一直在变化——从早期《医者仁心》中完美的钟立行,到近期《问心》中有童年创伤的周筱风,《仁心俱乐部》中职场得意情场失意的刘梓懿...
翁海鑫认为这种变化源于观众对"英雄叙事"的审美疲劳。"《豪斯医生》受欢迎就是因为他像个真实的人。"所以他们把《仁心俱乐部》的主角塑造成"穿白大褂的普通人"。
"穿上白大褂是医生,脱下白大褂就是普通人。"王欢说,"他们也会有喜怒哀乐,会遭遇失败...我们希望打破医生的神化形象。"
"过去影视剧把医生神化,导致患者期望过高。"王欢说,"我们想说的是:医生会犯错,但他们一定是世界上最希望你活下去的人。"
她见过很多走不出患者离世阴影的医护人员:"一位护士说想起来就要哭;一位医生用工作麻痹自己;还有位女医生抑郁症刚好转就回到岗位,因为导师说她'是最想当医生的人'...医生看起来很冷静,但那只是保护色。"
"医生不是神"这五个字,反映了国产医疗剧中医生形象的转变。翁海鑫说:"现在的医生角色是有血有肉的平凡英雄。"如果大家能把医生当普通人看待,医患关系会更好。从这个角度看,真实反映医疗现状的剧集,也是一种贡献。
被"六杀"意料之中,国足到底看什么
连文在寅也不放过?
新民一周 | 六代机真相
版权声明
新民周刊所有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出版或改编,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