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别注重细节,在表演时总会"多琢磨几分"。看过他演戏的观众都有同感,当他与角色融为一体时,这个角色就很难再有其他诠释的可能了。
作者
|
徐长卿编辑
|
丁宇
祖峰
最近有两部作品同时与观众见面:一部是正在全国巡演的话剧《太白金星有点烦》,另一部是刚播完的警匪剧《黄雀》。
话剧《太白金星有点烦》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祖峰饰演的太白金星李长庚是个为"西天取经"项目操碎心的"天庭社畜"。而在《黄雀》里,他演的佛爷表面是个温文尔雅的钟表店老板,实则是心机深沉的犯罪集团头目。
两个角色风格迥异,但在祖峰的演绎下却形成了奇妙的统一感。他总能赋予角色一种内敛儒雅却内心坚定的特质,就像他在《潜伏》里塑造的特务李涯,或是《北平无战事》中的地下党员崔中石那样令人难忘。
虽然都说祖峰性格内向,但在《黄雀》看片会后的采访中,他却显得格外健谈。聊到表演时,他就像跟朋友分享工作心得一样自然。说到有趣的地方还会露出会心的笑容,完全不像传闻中那么沉默寡言。
入行28年,祖峰说自己没什么特别的天赋,唯一的长处就是"爱琢磨"。每个角色他都要反复推敲细节,这在他看来是演员的基本功。当被问如何定义自己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个保持平常心的普通人。"
双鱼座的职场神仙
拿到《太白金星有点烦》剧本时,小说还没正式出版。因为是马伯庸的朋友,祖峰有幸提前读到电子版。书中关于职场、命运和内心挣扎的描写让他觉得既有趣又有深度。所以当刘天池提出要改编成话剧并邀请他出演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这部话剧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框架,讲述了天庭和西天合作"西天取经"项目,太白金星负责设计"九九八十一难"的职场故事。神仙们的日常折射出当代打工人的生存状态,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祖峰眼中的太白金星就像个临近退休还想评高级职称的职场老手。虽然处事圆滑,但六耳猕猴被顶替的事件触动了他的良知,最终让这个老油条找回了初心。
排练时祖峰开玩笑说李长庚肯定是双鱼座,因为角色内心的善恶挣扎特别符合这个星座的双重性格。考虑到角色年龄、阅历都和自己相近,他没有刻意设计太多表演细节,而是让角色在排练中自然生长。
今年1月在上海首演后,剧组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全国巡演。这是祖峰14年后重返话剧舞台,也是他第一次在大剧场演出。密集的巡演行程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保证演出状态,祖峰特别注重体能和嗓音的保护。这部剧有两组演员轮换演出,看到年轻演员一天演两场的强度,他笑着表示"这个强度我可来不了"。
他参考运动员调整状态的方法来安排巡演期间的作息。自称"精力有限"的他选择养精蓄锐的备战方式,连吃饭时间都经过精心计算,既要保证体力又不会影响演出状态。
每到一个新剧场都要重新适应舞台,这让祖峰既紧张又期待。他说现在的状态就像"菜还没完全炒熟",相信随着演出场次增加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舞台上的意外与惊喜
正式排练时,祖峰刚结束电影《老枪》的宣传,时间非常紧张。面对150分钟无中场休息的大剧场首演,他压力很大。
虽然反复排练台词,但现场演出难免会有小失误。祖峰坦言,这就是话剧的魅力所在——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也可能因此碰撞出意外的火花。
在北京首演后的谢幕环节,导演刘天池向观众致歉说台词还需要打磨。祖峰却觉得这种不完美正是现场演出的珍贵之处。
随着演出场次增加,祖峰对角色有了新的理解。在关键场景中,他加入了更长的停顿和一声叹息。这个改动得到导演的认可,认为这样的细节处理让表演更有文学质感。
祖峰特别享受这种即兴创作的时刻。就像导演刘天池说的,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默契的工作伙伴。这种专业上的交流让演出不断精进。
巡演过半,祖峰塑造的太白金星获得观众好评,尤其是结尾的大段独白令人印象深刻。这段被他称为"山峰"的表演,其实离不开前面所有情节的铺垫和积累。
"普通人"的表演哲学
在《黄雀》中,祖峰饰演的佛爷再次引发热议。这个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心狠手辣的钟表店老板,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
祖峰认为,真正的好人坏人都不好演,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在善恶之间摇摆的角色。就像他塑造过的李涯、崔中石,都因为人性的复杂而让观众难忘。
如今45岁的祖峰感觉自己越来越放松。物质欲望变淡了,更看重创作本身的乐趣。近年他与不少新锐导演合作,像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的《老枪》《家庭简史》等作品。
选择合作对象时,他更看重剧本质量和创作理念的契合。在他看来,好的合作不分资历深浅,关键是气场相投。2019年他自导自演的《六欲天》入围戛纳电影节,对他来说是一次水到渠成的创作尝试。
现在的祖峰把主要精力放在表演和书法上。比起刚入行时的焦虑,现在的他更能享受表演本身的快乐。虽然有时会觉得和年轻观众有代沟,但他相信好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
从三十而立到五十知天命,祖峰越来越确信自己就是个保持平常心的普通人。这种认知反而让他的表演更加从容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