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保持原有HTML标签结构不变:
```html
人活着就该按自己的心意来!
——《180天重启计划》
文丨旧故麻袋
朋友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国内娱乐圈终于拍出一部让女性堂堂正正当主角的电视剧了,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我说的就是《180天重启计划》。
剧中吴俪梅选择离婚,丈夫既没有出轨,也没有家暴,婆媳关系也没问题,仅仅是因为她在平淡的婚姻生活中突然想明白了自己要什么,这样的剧情设计实在太难得了。
离婚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理由,只要听从内心就够了。女性不必为离婚感到羞耻,爱自己、忠于自己,既有权利追求想要的生活,也有勇气对不如意的日子说"不"。
这部剧很有"女性意识",但不是那种极端的"女权"。它讲的是打破性别偏见,让女性在私人生活中拥有自主选择权,这点特别重要。
对现在的女性重要,对未来的女性更重要。虽然用都市生活剧的形式来表现,难免有些戏剧化,但能有这样的题材,有人愿意关注和拍摄,就是女性意识进步的体现。
看看以前的电视剧,包括近几年那些所谓的大女主戏,女性要离婚或离开,总得是因为丈夫太坏或婆家太恶毒,有些甚至要女主受尽折磨,好像不经历这些苦难,就没法成长似的。
特别是古装重生剧,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女主必须被前任害得死去活来,才能重生复仇。
现代都市剧也好不到哪去,男人非得是个渣男,女人才有理由离开。
但这次不一样,国产剧第一次直面婚姻的本质问题:如果丈夫不是坏人,女人能不能、要不要离婚?剧里给出的答案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可以为自己做主,这和性别无关。
我太喜欢李漠导演了,她总能从不同角度展现"女性的多样可能",《装腔启示录》是这样,《三悦有了新工作》是这样,《我在他乡挺好的》也是这样,这次的《180天重启计划》也不例外。
说实话,我对周雨彤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讨厌但也不追,所以她演的剧我一般不会主动看。这次是因为朋友推荐才看的。不得不说,她在同年龄段演员里确实独树一帜。
在《180天重启计划》里,周雨彤和吴越演母女,对手戏特别多。
吴越是公认的实力派,演什么像什么。所以我本来担心周雨彤接不住戏,但第一场对手戏就让我改观了,她是真的理解角色。
母女俩在妇产科相遇,一个高龄怀孕,一个假装未婚先孕。女儿反对妈妈生二胎,妈妈坚持"我的身体我做主",两人针锋相对,最后不欢而散。
这简直就是中国式母女的真实写照:嘴上不饶人,心里却比谁都软。因为不懂表达爱,我们总是把最难听的话留给最亲的人。
以为她们会冷战很久,结果28岁的女儿遭遇失业和失恋双重打击,选择回家"啃老"。
"叛逆老妈"和"啃老女儿",既是母女也是闺蜜。看完真想有个女儿,虽然偶尔气人,但终究是贴心小棉袄。
其实吴俪梅年轻时比女儿还任性。她是90年代的大学生,本该前途无量,却因为意外怀孕放弃学业结婚。丈夫答应以后让她继续读书,但等他事业有成后,却把妻子当金丝雀养着,反对她追求自己的梦想。
很多人不理解吴俪梅为什么要离婚,觉得她不知足。但这样的"福气"你要吗?丈夫虽然能挣钱,却给不了情感支持,还阻止妻子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她不离婚,这辈子就毁了。
他们曾经很相爱,但丈夫的自负最终毁掉了这段婚姻。他永远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却是离婚协议。
吴俪梅说:"我这辈子不想只是谁的女儿、谁的妈妈、谁的妻子,我要做我自己。"所以她28岁时勇敢离婚,重新掌握人生主动权;而女儿28岁时却迷茫无措,分不清回家是"重启"还是"逃避"。
从某种角度看,母女俩性格很像。女儿说"人活着就该按自己的心意来",完全继承了母亲的独立精神。但能有这样的勇气,也是因为母亲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刚看完《苦尽柑来遇你》,再次印证:年轻人的独立,是靠一代代人托举起来的。
吴俪梅的性格受母亲影响很大。剧中外婆表面严厉,内心却充满爱。当年反对女儿未婚先孕退学结婚,但在女儿高龄怀孕时又全力支持。
本以为会是典型的东亚家庭矛盾剧,没想到是治愈系。真羡慕剧中的母女关系,吴俪梅这样的70后酷妈现实中太少了。大多数70后妈妈都是"自讨苦吃"型,所以《180天重启计划》更像给成年人看的童话。
剧中反复告诉我们:人生选择不同,际遇就不同,关键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吴俪梅很勇敢,女儿也是。虽然有些情节略显夸张,但反映的职场歧视、家庭矛盾都很真实。人生不能"重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虽然看得有点晚,但幸好没错过这部好剧。感谢推荐的朋友,这部都市家庭剧值得所有女性看看,至少在电视剧里体验一次"自由的呼吸"。
希望更多人能有"为自己而活"的勇气,不分性别,无关责任,毕竟人生只有一次,要对得起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