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31日下午3点,人民大会堂内正在举行《秋菊打官司》的首映式。除了广播电影电视部的领导,连新华社香港分社的代表都来了,可见大家对这部影片的重视程度。
作为导演的张艺谋看到这么多重要人物到场,心里既兴奋又忐忑。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邓小平同志也亲临现场。首映式开始后,全场观众都沉浸在这部电影中。
观影过程中,张艺谋注意到邓小平突然把秘书叫到身边。这个举动让他心头一紧,生怕电影出了什么问题。其实是他多虑了——邓小平是觉得这部电影太精彩了,光看一遍不过瘾,特意让秘书去调来拷贝,准备回家再细细品味。果然,当晚邓小平就在家中重温了这部影片。
首映式结束后,国务委员李铁映热情接见了张艺谋和全体剧组成员。李铁映特别强调,他这次是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来观影的。他激动地对张艺谋说:"秋菊为了讨个说法,从乡里一路告到市里,最终打赢了官司。你们这部电影从地方打到北京,同样赢得了胜利,还获得了长春国际电影节的金奖!"
听到这样的评价,张艺谋深受感动。不仅国内领导给予肯定,国际影坛也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加。奥斯卡评委、华裔专家卢燕女士就表达了对影片的由衷喜爱。可以说,这样的佳作在国际影坛也是难得一见的。
谁能想到,如今备受瞩目的张艺谋,当年差点与电影学院失之交臂。1978年,当时还是摄影工作者的张艺谋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来到北京电影学院报考。虽然他的作品让招生老师眼前一亮,但最终因为年龄超标(当时招生年龄上限是22岁,而张艺谋已近30岁)被拒之门外。
就在张艺谋以为梦想破灭时,命运出现了转机。他偶然结识了文化部部长黄镇。黄部长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认为特殊人才应该特殊对待,最终破格让他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正是这个转折,成就了后来的国际大导演。
回望这段经历,正是这些磨难与机遇,才造就了今日的张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