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保留所有HTML标签和结构不变:
继创下票房奇迹的"成都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之后,成都又接连诞生了好几部热门电视剧。
全程在成都取景的微短剧《家里家外》上线才3天播放量就突破10亿,剧中出现的太平老街、青龙老街成了网红打卡地。刚开播的《以美之名》也是在成都拍的,剧里多次出现的凤凰山体育公园、锦城湖公园又火了一把。
"来成都拍戏"正成为行业新趋势。线上内容和线下产业相互促进,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
《家里家外》
观众纷纷去取景地打卡
剧组"特别欣慰"
作为国内首部方言微短剧,《家里家外》由知名制作公司听花岛出品,杨科南导演执导,以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为故事背景,用地道的四川话、热腾腾的川菜和一群市井小人物,展现了那个年代普通家庭的温暖日常。
故事从一场洪水中的相遇开始——单身爸爸陈海清(王道铁 饰)和单亲妈妈蔡晓艳(孙艺燃 饰)重新组建家庭。一个是看似怕老婆实则情商高的"川渝好男人",一个是性格直爽的"辣妹子",两人用幽默和包容化解生活琐事,让敏感的继女重新感受到母爱,也让观众看到了重组家庭的另一种可能。
据了解,《家里家外》全程在成都双流老厂区、太平镇老街等地拍摄,带观众感受老成都的风貌。这部剧还入选了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
剧中不仅有充满年代感的红砖房、石板路,所有演员都是四川人,全程用四川话对白,而且是现场收音。
"现在方言怀旧剧多是东北或江浙题材,川渝题材比较少。其实网友对四川话接受度很高。"导演杨科南说,剧中保留了很多地道四川方言,通过字幕让外地观众也能看懂,"我们想在短剧形式上做些创新,四川话在短视频平台本来就很有话题性。"
制片方表示,看到很多观众去拍摄地打卡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不少观众还去买剧中出现的天府可乐。不过成都本来就是热门旅游城市,估计都接待不过来了吧。"
在制片人看来,成都特别适合拍短剧,既有老建筑又有新地标,"成都人热情好客,巴适得很!"
文化底蕴深厚取景地多样
成都成剧组新宠
正在热播的都市剧《以美之名》同样在成都取景,由姚晨、贾静雯主演,首次聚焦整形医美行业。
剧情围绕两位整形医生的职业成长展开,既有高难度修复手术,也揭露了行业乱象,同时探讨了容貌焦虑等社会问题。
《以美之名》
2023年9月开机后,剧组在凤凰山体育公园、锦城湖公园等地取景,还在新都区的影视基地进行了大量棚拍。
近年来,文化底蕴深厚、取景地丰富的成都越来越受剧组欢迎。从《八角笼中》《紧急公关》到《故乡,别来无恙》《今天的她们》等,都在成都拍摄。
《小小的我》
在电影《小小的我》中,易烊千玺饰演的"脑瘫少年"就生活在成都。影片中新都桂湖公园、金沙遗址博物馆、玉林路咖啡店等场景,让成都观众倍感亲切。
去年播出的《好运家》也在成都取景。网友发现剧中串串店取景自钢管厂五区,浪漫餐厅在西村附近,机场戏份在双流机场拍摄,商场戏则是在东郊记忆拍的...
《好运家》
《三体》系列制片人白一骢透露,正在筹备的《三体2》计划在云贵川地区取景,成都是首选。"成都影视产业发展势头很好,特别是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正在打造科幻影视基地,这对未来科幻题材拍摄很有帮助。"
"成都影视对话交流活动"现场
爆款影视作品背后
文旅融合新机遇
在"电视人对话成都"活动中,演员刘之冰回忆90年代在成都拍戏的经历:"成都的每一条小巷都充满故事。"
演员王仁君说在成都拍美食剧时吃遍了各种餐馆:"成都有雪山有森林,城市景观丰富,政府也很支持影视产业,希望能多拍些成都题材作品。"
《故乡,别来无恙》
中国视协副主席闫少非认为,成都作为文化名城,其地域特色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故乡,别来无恙》等热播剧展现了成都风土人情,推动了影视和文旅的融合发展。
从《哪吒》到《家里家外》,这些爆款作品背后是成都影视产业的集体发力。去年成都影视城新引进128家影视企业,包括6家行业头部公司。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成都造"优秀作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