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当红的一线女演员们,正是在那个时期崭露头角的。
《
新还珠格格
》和《
花非花雾非雾
》真的很差劲吗?
去豆瓣查查评分,一个5.4分,一个5.6分,如果限定在"2011-2014"年这个时间段搜索,各大媒体的评价几乎清一色都是"雷人神剧",看来确实是公认的烂剧没跑了。
这两部剧最出圈的其实不是剧情本身,而是各种搞笑梗。《
新还珠格格
》最火的是紫薇那句"你满了,那我就漫出来了"的台词;而2023年《花非花雾非雾》中男主角齐飞对女主角叶凡喊的"我告诉你!骄傲的叶凡!"也莫名其妙翻红,被网友拿来玩梗。
所以当这两部剧的女主角扮演者
李晟
在《浪姐6》初舞台表演《当》获得压倒性票数第一时,很多人都懵了:这到底是资本运作的结果,还是沉默的大多数突然发声?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喜欢新版小燕子的00后?
经过仔细梳理李晟当年的发展轨迹,只能说:这种情况还真有可能发生。
她的走红时机实在太巧了。正好赶上台湾娱乐在内地最后的高光时刻,处于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交替的时期,被当时的"资本"相中。和现在85后流量小花们相比,李晟的成名时间其实更早,90后小花们甚至都给她当过配角。当年坐在电视机前追《新还珠格格》《花非花雾非雾》的小观众们,距离他们拥有手机注册微博、微信、抖音,还得再等上几年。
就是这几年时间差,让李晟错过了内地娱乐圈飞速发展的黄金期,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就算现在在《乘风》票数遥遥领先,也很难说她真的重新翻红了,因为刚有点起色,质疑声就接踵而至。
李晟票数暴涨是造假?
《浪姐6》初舞台投票从3月21日正片播出后开始。但在3月25日之前,大家讨论的焦点还是:罗予彤是谁?
等大家好不容易弄明白她和芒果TV综艺《名侦探学院》的关系,从3月24日开始,李晟的票数突然暴增,一天之内涨了56万,到3月25日收官时已经以70万票遥遥领先。同一天,李晟单日涨粉超过24万,最终初舞台总票数达到120万。
由于票数增长快得离谱,"刷票"的质疑声随之而来。但问题是,动机是什么呢?
需要"做票"的,要么是背后资本,要么是平台自己。
资本方面似乎找不到痕迹。李晟2010年拍《新还珠格格》时签约了琼瑶儿媳妇何绣琼的经纪公司上海创翊,2016年和丈夫
李佳航
一起签约了贾乃亮与经纪人郭红波创办的童乐影视。从童乐影视官微来看,最后一次提到李晟是在2022年。企查查显示,她2021年成立了上海柚亲文化,自己持股80%,李佳航持股20%,没有其他投资方。
还有人翻出李晟和湖南广电的渊源——李晟是湖南邵阳人,2002年通过湖南卫视选秀《金鹰之星》出道,演过不少湖南广电出品的影视剧,还参演过多部何炅的MV。
3月27日凌晨,借着《乘风》的热度,李晟主演的《新还珠格格》在湖南卫视深夜档重播,拿下同时段收视第一,这让更多网友坚信:这明显是为了老剧重播才要捧红小燕子!
但问题是,李晟同期在播的剧是腾讯视频独播的《雁回时》。花这么大力气冒着被骂的风险捧红她,结果给竞争对手送热度,就为了让老剧重播一次?这逻辑说不通。
再说了,如果这几天经常刷小红书、抖音的话就会发现,如果这些都是买的水军,那投入成本也太高了。
这更像是看过这些剧的观众们一次自发的集体狂欢,与其说是支持李晟,不如说是怀念小燕子和叶凡。
在小红书一条质疑"做票太明显"的笔记评论区,有00后网友说:"拜托!小时候湖南卫视天天放,她是我们的童年女神,在我们眼里她就是小燕子!觉得不好看的是你们大人!"在抖音上,李晟相关视频点赞轻松破万。在她初舞台《当》的视频下,"还珠格格是我们民间的格格!不能淘汰!不能淘汰啊!"这条评论获得13.4万点赞。
回看这两部剧当年的数据,确实撑得起这样的观众基础。虽然当时有更火的剧,但这两部表现也不差。据央视索福瑞CSM35城数据,《新还珠格格》是2011年省级卫视电视剧收视第八,《花非花雾非雾》是2013年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第六。
在新兴媒体上,李晟的人气也很高。Vlinkage2013年数据显示,《花非花雾非雾》播出的8月,李晟的新媒体指数排名第一。现在小红书、抖音冒出来的"晟斗士"(李晟粉丝名)找到了出处。
结婚后,丈夫李佳航的人气也给她带来了路人缘。这几天,李佳航"专业团队"的梗图出现在各大评论区,变现了他在《爱情公寓》积累的知名度。"李佳航粉丝少但是张伟粉丝多啊"这条评论获得4.1万点赞。看来这对夫妻在娱乐圈都有些人缘。
其实比3月25日票数暴涨更早的是3月23日的热搜"李晟像极了没人发现的枯叶蝶",很多营销号都转发了相关内容。这个热搜不仅唤起了喜欢叶凡和小燕子的00后,还激发了一些路人的逆反心理。
《浪姐》《披哥》发展到现在,观众会对疑似"内定"的选手特别苛刻,反而更支持那些初期镜头少、呼声低的"民选"选手,更喜欢"逆袭"的故事。2022年的王心凌,2024年的陈楚生,观众们都是一边喊着"这是我们的青春"做数据,一边得意地说"芒果又押错宝了吧",助力他们完成逆袭。
可以说,青春回忆有很多种,但只有对资本的叛逆、对民选的支持,才能催生出"情怀顶流"。
不过现在说"李晟逆袭"还为时过早。
一位参与节目录制的经纪人透露,从三公现场观众反应看,李晟的粉丝群体没有明显变化。而王心凌和陈楚生都有更多经典作品支撑,李晟的作品厚度还不足以支撑多轮热度发酵。
李晟与
赵丽颖
的错位人生
回到2011年,李晟才是被"资本"选中的那个。
确定出演《新还珠格格》后,李晟、饰演五阿哥的张睿、饰演尔康的李佳航、饰演紫薇的海陆都签约了创翊文化,通过琼瑶儿媳妇的资源搭上了台湾娱乐圈。李晟还在2011年签约滚石唱片,成为滚石第一位内地艺人。
创翊文化给李晟的规划很传统:大制作女主角,和热门CP继续搭档出演公司自制剧,"演而优则唱"发唱片,发布会还要把张睿叫来维持CP热度。那时候资源集中在头部公司,自制剧天然能覆盖更多渠道。"演而优则唱"则是为了增加曝光,本质上都是通过传统渠道抢占观众注意力。
但问题是,当时已经是2011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台湾娱乐已经hold不住头部资源。2010年滚石签约艺人数量只有巅峰期的十分之一,员工数量也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台湾电视剧市场已被内地剧占领,2011年台湾引进大陆剧151部,远超本地自制剧的49部。
更重要的是,曾经部部爆款的琼瑶剧,已经不符合年轻网友的审美,无法给签约艺人持续赋能。相比之下,
于正
的剧才是更能打动年轻人的内容。
《新还珠格格》播出那年,最火的是杨幂的《宫》;《花非花雾非雾》播出时,最火的是赵丽颖的《陆贞传奇》。于正的崛起让很多老牌影视人措手不及。那时候影视行业热钱涌动,四大名著接连翻拍,但很少有剧能像于正作品这样既有热度又能造星。
于正的剧被批评狗血、篡改历史、逻辑混乱,台词被说太网络化、太直白,他推崇的"于正美学"荧光色系被吐槽辣眼睛。现在批评《新还珠格格》是烂剧的媒体人,当年很可能也参与过对于正剧的围攻。但这些批评都没能阻止他持续走红,数据一直很好,直到去年还在出爆款。
市场反应最真实。琼瑶早就听人说于正抄袭她的作品。从90年代就和琼瑶合作的湖南卫视,2011年《宫》之后开始和于正密切合作。琼瑶曾要求湖南卫视删除《宫锁连城》中抄袭片段再播出,但被拒绝。
艺人的选择也能看出趋势。作为创翊签约艺人、琼瑶剧主角的李晟和李佳航,2013年底也参演了于正的《班淑传奇》,李佳航演男二,李晟演女四。但这部剧2015年播出时,风向又变了,流媒体加入竞争,IP时代正式到来。于正剧开始沉寂,网文IP改编剧成为主流。
杨幂2011年凭《宫》爆红后接连拍了不少戏,2014年又赶上开启流量时代的《古剑奇谭》;赵丽颖《陆贞传奇》后古装女主邀约不断,2015年《花千骨》让她成为顶流;《花非花雾非雾》女三号杨紫,2014年通过《战长沙》获得业内认可,2015年参演《青云志》拿到"IP改编剧"入场券,之后IP剧邀约不断,2018年《香蜜》后跻身一线。
而2013年8月新媒体指数还能超过赵丽颖的李晟,2014年初公布与李佳航恋情,2015年宣布结婚,之后作品就少了。2016年签约贾乃亮的童乐影视后,多数作品都是公司自制剧。
婚姻对艺人来说是人生新阶段,但对女艺人来说可能更像一道坎。今年2月,李晟和歌手张亚飞聊天时谈到中年女演员接戏难,张亚飞说她有位84年出生的演员朋友至今不敢公开生子消息。李晟说她以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但现在会劝朋友:"瞒住,别说。"
背后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典
不久前问一位00后女艺人,她最喜欢、看过最多遍的偶像剧是什么,她回答:《一起来看流星雨》。
对很多90后来说,这也是部雷剧。但不可否认,就像李晟的小燕子是很多人心中唯一的小燕子一样,《一起来看流星雨》里的楚雨荨和慕容云海,也是这个经典IP中不可替代的"白月光"。
主流观点认为,当年创下收视纪录、现在豆瓣8.3分的《流星花园》才是真经典。这部剧在亚洲的火爆开启了台湾偶像剧黄金时代。那时候台湾娱乐还能向内地输出文化,造星能力也更强。以湖南卫视为例,2007年收视第二、第三、第五的《绿光森林》《星苹果乐园》《东方朱丽叶》都是台剧,2008年收视冠军是平均收视1.8%的台剧《公主小妹》。
李晟就是在台剧鼎盛时期签约了柴智屏——《流星花园》制片人,台湾偶像剧教母。但签约四年里,她机会不多。
那时候内地演员去台湾拍戏很难,柴智屏的项目多在台湾。她只能把部分戏份放在内地拍,李晟才能演个小角色,比如在周渝民、朴恩惠主演的《深情密码》里演女四——顺便说,靳东是这部剧的男四。
柴智屏在北京签了四位女演员,李晟是最后一个解约的。解约后她陷入职业迷茫,回到出道起点湖南经视做幕后工作。一年后,琼瑶从大量照片中挑出大眼睛的她来试戏,她成了《新还珠格格》的小燕子。
回顾过去,李晟说自己曾经很乖,这也是很多人对她的评价:听话、懂事、善良。但从某个时刻开始,这些词变得刺耳。她发现说女孩"乖""听话"是一种规训。"你听话是因为把自己放在第二位,说你乖的人不是真喜欢你的性格,只是觉得你好拿捏。但没人愿意被拿捏。"李晟对张亚飞说。
李晟常听圈内朋友吐槽某些艺人难搞,但最后还是反复用他们。这让她困惑:你们不是说合作愉快、演技好吗?说我善良、好相处,但最后不还是去找他们吗?"这个圈子就是这么现实。"
事业上升期公布恋情又结婚后,2016年她和李佳航加入童乐影视。那是艺人资本化热潮,很多艺人自己当老板,做主演剧集的出品人,李晟夫妇也不例外。虽然演的剧不算大火,但至少有了她想要的话语权。
多年后她才明白,自己错过了不少机会。而这些机会,再想争取就难了。
一代版本一代神,这个版本的神剧对下个版本可能是雷剧,反之亦然。李晟没能像《一起来看流星雨》女主那样抓住版本红利在IP剧热潮中持续发力,渐渐失去了对自己那个版本的"定义权"。
00后这次的集体狂欢,或许就是在弥补这个遗憾。他们要夺回属于自己的版本话语权。
你们有权力说我的童年回忆是雷剧,我也有自由把它捧成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