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拉脱维亚冒险奇幻动画《漂流记(Flow)》(简称《猫猫》)斩获第9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这部用免费软件Blender打造的无台词动画,堪称今年奥斯卡的一股清流。
影片剧情就像它直白的中文译名,讲的是一只猫的奇幻旅程。不过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可不是它,而是另一只意外走红的网红猫。
说来有趣,这两只猫的命运线最近在《猫猫》导演Gints Zilbalodis的推特上神奇交汇了。导演po出一段视频,让电影里的黑猫转着圈发出"oiiai"的怪叫——没错,这就是火遍全网的那个"oiiai猫"梗!
这个毫无意义却魔性洗脑的梗,我原本觉得是最无聊的烂梗之一。但查着查着资料,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要知道,"oiiai猫"在网上的漂流时间,甚至比《猫猫》五年半的制作周期还要长。下面就来聊聊这只网红猫的奇幻漂流记。
【缘起】
故事要从2019年10月说起。一只叫埃塞尔(Ethel)的短腿猫照片首次出现在Facebook猫咪群组。它那茫然的眼神像极了刚被吵醒的样子,照片很快收获上万点赞。可惜因为群规限制,这条爆款帖子只存活了一天。
【初代网红】
2020年,埃塞尔突然出现在西班牙语梗图里,配文"我以为这是免费的",用来吐槽Netflix的会员陷阱。没人知道它的照片怎么漂洋过海到了拉美,总之这只状况外的猫就这样"被迫出道"了。
【爆火契机】
2022年6月,埃塞尔再次现身ins,这次配上了魔性循环文字:"我醒了→我肯定有问题→我醒了..."。这个模板瞬间引爆创作热潮,网友们纷纷套用:
"我醒了→美国出问题了"
"我醒了→又一场心理斗争"
当马斯克都用上同款梗图时,这个梗本该走向终点。但谁都没想到,一个旋转的猫伙伴改变了剧情走向。
【旋转热潮】
这几年世界太魔幻,网友们发明了各种解压方式。2022年最火的莫过于"万物皆可转"——从薯片到香蕉,无数旋转视频席卷全网。其中就包括2017年就出道的网红猫麦斯威尔(Maxwell),它被做成3D模型后开始了永无止境的旋转。
【终极进化】
2023年4月,B站UP主"黑瘦的鱼头"把旋转的埃塞尔配上土耳其神曲"oiiai",三个毫无关联的迷因碰撞出了现象级网红"oiiai猫"。这个魔性视频迅速血洗各大平台,甚至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
【幕后花絮】
在铲屎官的ins里可以看到,埃塞尔其实是只10岁的失明老猫。它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网上有多火,现在正安享晚年呢。而那个魔性的"oiiai"音效,最初来自土耳其网友模仿游戏音效的搞怪录音。
【梦幻联动】
最近《猫猫》导演应中国影迷要求,让电影里的黑猫也玩起了"oiiai"梗。这两只猫的跨次元相遇,让我想起正在玩的游戏《双影奇境》。它们都在告诉我们:有时候纯粹的好玩、好看、有趣,就是最好的创作理由。
(注:部分内容参考knowyourmeme.com的溯源文章)
这一次,她已经为即将到来的奇幻旅程做好了准备。
“我醒了→我身上指定有点问题→我醒了→我身上指定有点问题→我醒了→我身上指定有点问题→……”
这几行在埃塞尔美照周边出现的无限轮回文字演出,给这趟旅程加满了燃料。
在动荡的2022年里,埃塞尔一脸懵逼的稳定状态击中了无数网友,以上图为模板的梗图也迅速多了起来。
“我醒了→美国出问题了”
“我醒了→我戴上了我的酷炫牛仔帽”
“我醒了→又一场心理斗争开始了”
在延续近半年的创作和传播中,状况外的埃塞尔已经成为了“重复且懵逼日常”的代言人,也拥有了越来越多行走梗图宇宙必备的时装皮肤。
“我们埃塞尔是真的火了,连马斯克都用上同款梗图了!”
但是,当一个有名的中老年男性玩起了某个网络梗,你便也该知道与这个梗有关的狂欢已经来到尾声。
半年时间对于一个网络梗来说已经足够长寿,埃塞尔的美照本该被网友用之即弃,这段旅程也大概率会就此走向终点。
但是、でも、しかし——
(一阵劲爆的电吉他响起)
一只旋转的猫咪伙伴的加入,彻底逆转了这一定局。
加入光荣的旋转吧!
让我们先交代一下新伙伴出现的历史背景:
从2019年往后数的这几年里,每一年都会有人说着“明年不可能更差了”,然后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落空。
一系列众所周知的国际级别魔幻事件,在近几年接连发生,人们对世界底线的想象被一再拉低。
梗的世界里,自然也对这种局面有所反映。
《美国精神病人》主角 Patrick Bateman 的狂躁式迷因,疑似卷土重来;
主基调虚无的 Doomer 文学从外网传到内网;
各种各样的发癫文字与抽象行为风靡于青年群体,人们张口闭口就是“精神状态”;
互联网戾气似乎也在这期间达到了某个阈值,再往后便只有无限地膨胀……
虚无、愤怒的情绪在 meme 界埋下了不安的种子,但与此同时,还有另一股更显禅意的力量崛起了。
在2022年的任意社交媒体上,你都有机会随机刷出一个像下图这样的旋转物体。
从薯片到土豆到香蕉到只因……无数人选择了在某一个时刻点开一个主题为旋转的视频,听着洗脑的BGM进入沉思。
它们什么也没有试图改变,它们什么也没有改变。
它们,只是,旋转。
在窗外世界一片混乱之时,人们似乎也都对这彻底无意义的旋转本身上了头。B站、油管上,大量无限旋转的视频都获得了惊人的播放量。
如果这种旋转真的表达了什么,那么结合当时的大环境,它所表达的很可能就是:
我在状况外,我可以躲在状况外。
于是越来越多物体、生物加入了这场旋转,其中就包括了埃塞尔的猫猫朋友“麦斯威尔(Maxwell the Cat)”。
麦斯威尔的初登场要比埃塞尔还要早个2年,早在2017年,它的美照就已经在 Imgur 上流传。
直到2022年,它的形象才被做成了3D模型,辗转于 Steam 创意工坊和推特——然后,开始,旋转。
“猫 热门meme=超级猫meme”——这是一条经历过无数次验证的热梗公式。在麦斯威尔的旋转meme走红之后,更多的猫猫也加入了这场旋转。
旋转猫猫的鼎盛传播期与“我醒了”梗图的传播衰退期几乎重叠,催生了一场有趣的化学反应。
那么你猜:现在谁该回来了?
这就是我们热血沸腾的组合技!
终于,我们的主角埃塞尔在经历了一整季的隐身后,又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之中!
将它带回舞台的第一位功臣,很可能是一位网名为“Thicccat69”的 TikTok 博主。
自2022年9月开始,他就开始用埃塞尔的形象制作低保真洗脑短视频。内容没啥值得说的,基本就是猫猫埃塞尔的廉价故事小短片配上洗脑的音效。
故事的又一次转折发生在2023年3月,在这位博主制作的一则视频当中,
埃塞尔,开始了,旋转。
一只状况外的猫,加入了状况外的旋转大军,一场状况外的流行即将开启。
当然,加入光荣的旋转大军,只是埃塞尔封神之路的第一步。
使她成为现象级网红“oiiai猫”的要素,还绝对少不了那段魔音绕耳的洗脑音效——
♪ oiiaioooooiai ♬
根据 knowyourmeme.com 的查证,这段音效最初应出自2021年10月初一位土耳其 TikToker 发布的与朋友间的语音聊天录屏,内容是模仿音游《Friday night funkin》的判定音。
同年,这段魔性音频开始在 TikTok 土耳其区走红,以之为素材的对口型短视频迅速火了起来,也开始有世界各地的音乐人根据这一人声素材,制作出了五花八门的混音作品。
所以说直接点,这就是一首“土耳其抖音神曲”。
而历经一次次传播和二创,它已经完全有理由被全球任何一个互联网冲浪高手听到并加入自己的素材库。
事情发展至此,埃塞尔变身为“oiiai猫”所需的要素已经全部齐全,只差一位顶尖的裁缝将这一切缝合,并推上最后的舞台了。
这天正是2023年4月12日,这个舞台名叫 Bilibili 弹幕网,而这位裁缝是B站Up主“黑瘦的鱼头”。
复制并在B站搜索可见原视频:
BV1zN411w7EG
在此之前,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埃塞尔赛博旅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预测到她最终会在B站成为完全体。
但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Up主“黑瘦的鱼头”将旋转的埃塞尔放到了屏幕中央,加入不断变奏加速的“土耳其抖音神曲”,
三个状况外的迷因相遇——风
靡全球的“oiiai猫”成了!
点开该则视频,你会马上感受到一种冲击,你在此之前的所思所想将被彻底清空,脑海里只剩下:oiiaioooooiai、密集的鼓点、疯狂旋转、懵逼的小猫。
埃塞尔的赛博奇幻旅程,就此被按下了加速键。
她在B站火速冲上了热播榜,杀进油管怒砍数千万播放,也在 TikTok 光速传播,洗脑全世界网民。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除了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洗脑万恶之源,还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恶搞素材,每有新的热门歌曲发布,都能成为她再度走红的理由。
oiiai猫版《APT》
大概静音大家也能跟唱出来
她走过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去过DJ打碟打到震天响的夜店,还去过各种各样的城市广场大屏幕,就连纽约时代广场也出现了她的身影。
此时的 oiiai 猫,毫无疑问已经成了近几年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 meme 之一,而埃塞尔的赛博旅程当然也还没有结束……
oiiai游戏
但我所知的大概就到此为止了。至此,关于埃塞尔赛博“替身”的奇幻故事,我已经快讲完了。
它或许有点像一个互联网寓言,告诉我们网络世界就是这么不由分说,所有你不小心发出来的东西都可能在日后的某一天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可这并非我写下这个故事的本意。
在我进行并不重要的自我表达之前,不妨先歇一歇,让我们回到她的“本体”,稍微了解一下埃塞尔其猫。
oiiai猫:起源
在埃塞尔主人创建的 instagram 账号里,你几乎可以了解到你想知道的关于埃塞尔的一切。
需要写在前头的是:主人并不在意人们传播和制作与埃塞尔相关的 meme。
关于埃塞尔的梗图,多数人唯一需要了解的是:她的眼神为何如此迷茫,如此与众不同?
答案多少有些地狱:
埃塞尔患有先天退行性眼疾,如今已经是完全看不见的状态。
幸运的是,现在全世界都看见了她。
埃塞尔近况
目前,埃塞尔已经是一只年龄超过10岁的老猫了,已经到了无法完成高速旋转的年纪。她理解不了 TikTok 上的年轻人,也并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火成现在这样。
低速旋转还是能轻易办到
但这一切对猫猫来说并不重要,网络上的奇幻旅程和她并没有多少关系。她有一个爱她的主人,能在温馨的小屋里、网友的关心下安享晚年,猫这辈子也算值了。
这只处在状况外的猫猫和她的“作品”,咱还是得分开看。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与其操心猫猫的私生活,不如多看看猫猫的新作。
而 oiiai 猫与《猫猫》导演合作的“新作“,她与那只在电影里经历过奇幻漂流的黑猫的相遇,就构成了我想要记录下这整段故事的最初动机。
狗尾续貂的续集:双猫奇境
3月10日,北京百老汇的《猫猫》放映交流中,一名中国网友向影片导演提出了模仿 oiiai 猫的小要求。
图源:微博
次日,导演回应了这一无厘头的请求,将《猫猫》版的 oiiai 猫上传到了社交媒体。
在文章的早期构思中,这起事件被我非常强硬主观地定义为:两只猫的跨次元邂逅。
之后的几个小时里,我绞尽脑汁想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之处。比如遇见了多少个伙伴、经历了多少次波折等等。
但最后我只得出了一个结论:
纯粹,才是二者最重要的共通之处。
一边是一群人用着免费软件,不惜时间精力,制作出一部没有过多隐喻、不带观点、纯纯好看的电影。
另一边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梗,未经任何营销,未掺杂任何情绪,纯靠互联网自发演化,网友一棒接一棒,将之推向“神坛”。
撰写这篇文章期间,我还在同步玩着双人合作游戏《双影奇境》。
当我对着屏幕放下手柄换上键盘的时候,我想这三者确实相遇。
它们都让我在观点四处飞舞、人均混乱动机的焦虑思绪中长舒了一口气,让我确定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如此相信:
游戏只是游戏,制作的目的可以只是好玩而已。
电影只是电影,创作的追求可以只是好看而已。
梗只是梗,人们愿意传播它可以只是因为有趣。
注:本文故事改编自knowyourmeme对oiiai猫的溯源文章(https://knowyourmeme.com/editorials/guides/what-is-the-origin-of-the-spinning-oiiai-cat-on-tiktok-oo-ee-a-e-a-cat-remix-memes-explained),并进行了一定数量的细节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