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专访赵冬苓 沙尘暴打造粗粝凛冽的荒漠美学
    首页 娱乐星闻 电视资讯 专访赵冬苓 沙尘暴打造粗粝凛冽的荒漠美学

    专访赵冬苓 沙尘暴打造粗粝凛冽的荒漠美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宗智

    近日,由

    独立创作并担任编剧的电视剧《

    》正式开播。这部剧以扣人心弦的推理情节、独特冷峻的视觉风格和深刻复杂的人物塑造,给观众带来了惊喜。3月31日,编剧赵冬苓接受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的专访。

    从画面开始讲故事

    故事开始于西北边陲的一个小镇。镜头里,火红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狂风卷着黄沙呼啸而过。2004年的库鲁县第二供热站里,熊熊燃烧的锅炉突然掉出一具被煤灰包裹的焦黑尸体。随着警笛声响起,一桩尘封八年的命案就此揭开序幕。

    这个震撼的开场,正是赵冬苓创作的灵感来源。"当初检察官给我讲过一个真实案件,就是锅炉里掉出尸体的情节,特别骇人。"虽然记不清具体时间,但赵冬苓估计是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这个画面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和以往先找素材再构思人物不同,《沙尘暴》是从一个画面出发,倒推出来的故事。"

    以创作速度快著称的赵冬苓,这次却花了六年时间打磨剧本。"我一直很喜欢悬疑题材,从小就爱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和阿加莎的作品,后来也追日本和欧洲的推理剧。之前和学生合作过《冷案》,但独立创作悬疑剧还是第一次。"

    赵冬苓坦言:"《沙尘暴》从构思到完成用了三年,中间推翻重写了两三次,最后一稿只用了一两个月。虽然找主题和打磨剧本很花时间,但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与多数悬疑剧不同,《沙尘暴》将故事背景放在了西北地区。荒凉的景色与案件、人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荒漠"美学风格。赵冬苓说,一开始就想写沙尘暴,采访时的画面也都来自西北,所以最终选择了边疆小城作为故事发生地。

    被命运裹挟的人们

    "锅炉藏尸案"虽然取材于真实案件,但赵冬苓赋予了它更深层的意义。"我不想为了悬疑而悬疑,必须找到故事的主题。作为一个创作者,不能只关注成功者,更要关心那些被时代落下的人。"

    剧中每个角色都有完整的人生轨迹。王良的扭曲、刘盈盈的隐忍、程春的等待......没有单纯的坏人,也没有完全的受害者。在风沙中,人性被一点点侵蚀。这种复杂的人物刻画,让《沙尘暴》超越了普通悬疑剧,更像是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

    "12集的篇幅里要塑造9到10个主要角色,本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赵冬苓说,"但我们做到了。每个人物都有反转和发展,这很考验编剧的功力。"

    故事展现的不仅是案件本身,更是一个小镇的人际关系网。刑警陈江河既是执法者,也是小镇居民们的邻居。当真相揭晓时,最让人心惊的不是凶手是谁,而是每个人如何在生活的困境中一步步走向深渊。"我最喜欢刘盈盈和孙彩云这两个角色,一个敢作敢当,一个胆大妄为。"

    继续探索悬疑题材

    谈到悬疑剧的创作,赵冬苓认为:"悬疑性是最关键的。现在主要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让观众跟着警察一起破案;另一种是一开始就告诉观众凶手是谁,重点展现破案过程。"

    《沙尘暴》采用了第一种方式。赵冬苓说:"我看到网友都在猜凶手,但目前为止没人完全猜对。大概到五六集时,观众能猜出第一个案子的凶手。为了确保每个推理环节都合理,我们反复打磨了很久。"

    在创作过程中,监制高群书和导演谭嘉言也起了重要作用。"高导的风格粗犷冷峻,和我的审美很契合。谭导演是理科出身,逻辑性很强,补充了很多细节。"

    对于《沙尘暴》能否带火"西北悬疑风",赵冬苓谦虚地表示:"这个不敢说。"但她明确表示会继续创作悬疑题材:"目前还有五六部悬疑剧在筹备中,都是短剧。作为编剧,我希望不断突破自己,每部作品都能有所创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王宝强棋士中表现获导演盛赞 不提演技却尽显功力
    下一篇
    央视都市剧收视夺冠49岁女四意外成最大赢家

    评论

    共 0 条评论